“你们这张报销单写的不够细,报销程序还需进一步规范”“你们单位都发放了哪些福利,费用是如何支出的?”这是市农业农村局机关纪委组织协作组对基层单位开展节日期间纠治“四风”问题检查的缩影。
为破解市直部门基层监督力量不足,监督质量不高的问题,2022年7月以来,通化市纪委监委在市直部门选取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应急局4个部门,启动市直部门基层监督试点工作。通过压实责任、整合力量、创新方式、健全体系、完善机制,形成了市直部门基层监督“321工作模式”,即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聚焦基层权力运行、聚焦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确定监督重点;强化监督合力和监督范围,整合监督力量,扩大监督覆盖面,建立协作组和监督工作联络站模式;提升监督能力,促进市直部门规范履职尽责,推进市直部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整合力量 建立“协作组”
“我们机关纪委就2个专职人员,需要监督局机关和25个基层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办公地点分散,想开展一次全覆盖式的监督检查得近一个月,现在有了协作组工作模式,在需要开展监督检查时,大家协同作战,同向发力,把分散力量整合到一起,提高了监督的质效。”市农业农村局机关纪委书记介绍道。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试点部门按照市纪委监委的安排部署,在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指导下,根据本部门党委(党组)所属党支部数量及工作需要,按照“就近建立、联合协作”的原则,划分若干基层监督协作组,协作组在机关纪委领导下开展监督工作,打破地域局限、再造工作流程、加强协作配合,变“分散作战”为“协同作战”,解决了基层监督力量不足、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扩权赋能 设立“联络站”
为解决市直部门存在的非党公职人员监督盲区的问题,市纪委监委通过实施监督工作联络站模式,赋予机关纪委和各基层单位党支部纪检委员对非党监察对象的监督权,实现对所有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监督工作联络站站长由机关纪委书记担任,联络站站员由各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担任,实现了“二员合一”。监督工作联络站在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指导下,通过参加“三重一大”会议、查阅资料、调研走访、谈心提醒等形式履行监督职能,协助派驻纪检监察组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监督工作联络站通过强化日常监督,提出整改建议15条,推动解决问题26个,充分发挥了“前哨点”作用。
建章立制 织密“规矩网”
“这个手册就是告诉你们干什么怎么干,通过查看手册中的流程图,工作程序就更加明晰了。”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向市文旅局基层监督工作人员介绍《市直部门基层监督工作手册》。
“这个手册非常实用,我们一定认真执行手册中的制度,把监督工作干好!”市文旅局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表态道。
市纪委监委组织召开试点工作研讨会、培训交流会,充分总结各试点工作经验,编制形成《市直部门基层监督工作手册》,明晰协作组、联络站各岗位工作职责,制定《协作组会商制度》《监督工作联络站教育培训制度》等制度规定,绘制《协作组运行管理制度示意图》《联络站日常监督流程图》等流程图,制作《监督检查记录表》《力量调配备案表》等工作模板,推进市直部门基层监督工作规范化开展。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试点部门运用各种方式开展监督检查70余次,专项监督检查15次,发现问题45个,推动解决问题37个,形成问题线索8件,立案3件3人,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让基层监督硬起来、实起来、严起来,有效规范了权力运行,提升了基层监督质效。(吴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