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纪委监委用好“三责” 协助市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来源:通化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3-02-22
2022年以来,市纪委监委聚焦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通过明责、督责、问责“三责”,积极协助市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清单化明责
制定《协助市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任务清单》,认真落实市委要求,以责任清单形式分解任务,传导压力,压紧压实各部门责任,以“点对点”的方式发送至相关责任人,便于对账明责。同时,为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机构“探头”“前哨”作用,健全完善“室组”“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制定下发《派驻机构工作规程》,对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书记及各部门履职内容进行全面梳理,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这些“规定动作”,制定个性化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内容、工作措施,层层压实责任。据统计,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调研监督、派驻监督、专项监督等方式,对各级各部门在责任落实、问题整改、工作进展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560余次,发现问题1346个,推动问题整改762个。
常态化督责
通化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工作要求,不断深化清单明责、会议述责等制度规范,拧紧责任传导链条,着力破解责任落实“空、虚、缺”等问题。把谈话监督作为督促党组织特别是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的有效措施,综合运用“三讲清、两送达、一交换”方式对市县两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谈话监督,督促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主动开展和自觉接受监督,推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同时,站在市委高度思考和谋划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开展“学生餐”微腐败、营商环境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低保领域、医疗卫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等20个专项整治和政治生态、“1+N”应急处置机制、“监督+人参产业”等7个专项调研监督,目前,已向市委递交专项报告14个。
精准化问责
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通化市纪委监委聚焦“关键少数”,强化精准思维,制发《关于规范精准问责提级审核工作的流程》,对提级审核承办部门及审核范围、审核内容、审核流程作出明确要求,通过精准问责倒逼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同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一案双查”,在查清当事人违纪违法事实的同时,同步查清相关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履责情况,坚决防止问责不力或者泛化、简单化。2022年,全市共有43名党员领导干部被问责。(钱祉璇)
责任编辑:通化市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