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通化医药高新区纪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滞缓项目激活工作,突出监督任务具体化、监督手段精准化、监督结果实效化,以监督推动高新区项目建设有序发展。截至目前,通过细化工作举措,先后确定的15个滞缓项目,已完成激活7个、收回土地3个,累计实现578亩闲置土地收回和重新使用,3.16亿元闲置资产重新得到利用,为高新区滞缓项目激活工作落地见效提供了坚强保障。
突出监督任务具体化。根据高新区项目建设实际,纪工委细致谋划部署监督任务,成立由纪工委书记任组长的纪工委滞缓项目激活监督工作专班,全面担负起监督责任,督促党工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直击项目激活中遇到的阻碍和难题;督促高新区党工委成立滞缓项目激活办公室,在全区范围内选调和抽调对经济运行、项目建设等领域熟悉的专业干部和人员,保障激活工作的专业性、实效性。同时,为减少因地域人际关系造成对项目清退、土地收回等强制性工作的阻碍,建议党工委选取专业素质强且经验丰富的律师组成滞缓项目推进工作律师团队,提供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咨询以及行政复议、诉讼等法律服务,为滞缓项目激活工作依法依规开展奠定基础。
突出监督手段精准化。纪工委将滞缓项目激活工作纳入政治监督项目化管理,建立滞缓项目“月督办、季通报”监督检查机制,对滞缓项目的激活措施、时间节点、阶段性目标进行监督检查,形成滞缓项目问题清单、措施清单、成绩清单,固定激活工作时间表、路线图,采取实地检查、调度检查、谈心谈话、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一线监督滞缓项目激活推进情况。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下发督查交办单、工作专报、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及时向党工委、滞缓办及相关部门提出工作要求和对策建议,推动滞缓项目稳步激活。同时,督促党工委健全招商引资项目评审机制,监督执行《高新区招商引资项目评审办法》,召开项目评审会议,对拟引进的招商项目投资者进行综合性、科学性评估,筛选出投资实力大、抗风险能力优、发展意愿强的企业,推动工作责任更紧更实。
突出监督结果实效化。通过监督推动党工委坚持一企一策、分类处置的原则,逐个项目明确激活思路,制定激活方案,确定激活进程,督促建立滞缓办全员分工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综合运用司法、行政、经济等手段,有效疏导和引流资产、资源、资金、政策的深层次对接。对无力再建的滞缓项目,采取清退、收回、置换;对有望继续建设的滞缓项目,实施选址重建、寻找合作方、对接银行;对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的滞缓项目,实行收购推进,实现闲置资源重新利用。(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