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公开>监督曝光>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关于4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例的通报

来源:通化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19-12-18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强化政治担当,把专项整治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相结合,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问题。现将主题教育专项整治中查处的4起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通化县金斗乡副乡长范云飞对危房改造监管不力问题2013年,范云飞担任大泉源乡副乡长分管乡建工作期间,对分管工作监管不力,导致大泉源乡新设村村民刁某某危房改造未达标便被验收通过。范云飞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2.二道江区五道江镇五道江村低保专干李本文低保领域违纪问题五道江村低保专干李本文在明知其父母已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情况下,未及时向民政部门申报,导致其父母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违规领取低保金3547元。李本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3.辉南县楼街乡扶贫办主任曹伟在危房改造工作中失职失责问题2013年6月,曹伟任辉南县楼街乡民政办民政助理期间,由于审核把关不严,造成不符合要求的3人以贫困户身份违规享受国家危房改造政策。曹伟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4.集安市榆林镇政府副科级退休干部、榆林镇地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鹤令套取扶贫专项资金问题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王鹤令担任榆林镇地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期间,在协助榆林镇政府申请和落实“兴边富民”行动补助资金过程中,采取虚开发票手段套取“兴边富民”行动补助资金65万元,用于村集体蓝莓基地建设项目人工费支出。王鹤令还因其他违纪违法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并取消其享受的退休费待遇。 

  以上4起扶贫领域违纪问题,有的在危房改造验收工作中失职失责;有的在低保审核申报工作中优亲厚友;有的在审核贫困户身份工作中把关不严;有的在扶贫领域专项资金申请和落实工作中虚报冒领。这些都是敷衍塞责,不负责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表现,是与党性和中央要求背道而驰的,必须严肃查处。脱贫攻坚工作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市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四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总览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把脱贫攻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亲自部署,协调落实,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全市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积极扛起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责任,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做出成绩。各级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发挥监管职能作用,强化工作举措,落实工作责任。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责任,坚持挺纪于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气魄,为我市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提供坚强有力纪律保障。 

责任编辑:通化市纪委监委网站